close

文|楊忠衡 不知不覺的,在一個排練室誕生的「愛雷克雅維克音樂節」已經辦到第三屆。也許起初它祇是一個微弱的訊息,但「祇要能熬,遲早贏得勝利。」用時間累積能量,小小的火花已經燃成一柱火種,也帶來燎原的可能性。 「愛雷克雅維克音樂節」在樂壇看似另類,但它的出身卻是一般觀念裡的音樂主流,也就是「台北愛樂管弦樂團」。這樣微妙又曲折的轉變,使得這個二十年的樂團,對台灣音樂潮流的變貌,做出極佳而深刻的註記。

台北愛樂管弦樂團成立於一九八五年,當時還是民營管弦樂團風氣微弱的時代。除先前國泰集團支持的「台北愛樂交響」之外,民間樂團距離上檯面還有很大段的距離。台北愛樂管弦樂團在已故前音樂總監亨利.梅哲(Henry Mazer)的領軍下,逆勢突起,引進先進的推廣和經營理念,號召不少支持者和義工,音樂會往往得到較當時公家樂團更高的認同和支持度(當時公設樂團制度老舊、活力缺乏)。然而隨著梅哲的衰老、去世,台北愛樂的盛世不再,面臨繼續經營的難題。眾所皆知,一個管弦樂團要在傳統生態振衰起敝,要動員天價的資源,即使是歐美樂團,倒閉新聞也時有所聞,民間樂團要永續,必須思考走出自己的路。

二○○八年開始,樂團經營卻有了悄悄的變化,如同老幹冒新枝,在一個想像不到的方向找到空間。雖然主事者是與老台北愛樂無淵源的新生代,但是畢竟樂團的經營者要有開放的心胸和遠見,才能促成這個蛻變。

樂團引進年輕的行銷經理吳宗佑,除了為古典節目包裝形象之外,有個有趣想法。他發現辦公室的年輕行政夥伴也都喜愛搖滾、爵士樂,覺得何不把這個文化現象直接呈現在樂團上?於是他開始接觸古典音樂領域外的音樂人,在「台北愛樂暨梅哲音樂文化館」設置「雷克雅維克實驗室」,專門提供這些音樂家排練和表演之用,意外挖掘到全新的音樂生命力。

吳宗佑找跨界大提琴家呂超倫擔任音樂總監,召集許多台灣成長、受科班音樂教育或業餘的音樂家,展開各種跨樂種、跨時代、跨風格的音樂實驗。時機成熟後,於二○○九年舉辦第一屆「愛雷克雅維克音樂節」,以「純.混搭」為題材,標榜四個不同古典音樂時期,對照四種獨立搖滾樂風。參與演出者包括Verve弦樂四重奏、Chinese Tango、Oli+Band、八十八顆芭樂籽、賽璐璐樂團等。二○一○年續辦第二屆,以「Johnny’s Note強尼帶譜」為題,參加者更踴躍,呂超倫、啟彬與凱雅、約翰4+1、橘子與蘋果音樂會……可謂資深、新秀齊聚一堂。

今年進入第三屆,以「八部狄倫音樂事件簿」為題,推出八檔節目,找八個團隊各抒創意,設計和Bob Dylan有關的節目內容,想像力和風格則不設限。音樂節將於五月六日展開三天,創辦者希望在這個占地並不大的表演空間激發各種化合作用,我已經嗅到了逐漸擴大連鎖反應中的熱度和氣氛。它值得愛樂者的關注,而且也遲早會讓人不得不關注。

(原刊於:《新新聞》第1258期)

主辦單位——台北愛樂室內樂坊&雷克雅維克實驗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台北愛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