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國時報97.6.25  林采韻報導】

人口只有五百多萬的芬蘭,不僅以手機品牌Nokia聞名,還有全球樂界公認的北歐指揮教父帕努拉(Jorma Panula)!洛杉磯愛樂音樂總監薩納能(Esa-Pekka Salonen)、芬蘭國家歌劇院音樂總監法蘭克(Mikko Franck)等知名指揮都是他的高徒。他說,成為好指揮沒秘方,「研讀總譜是不二法門。」

今年七十八歲的帕努拉,曾任芬蘭圖庫愛樂和赫爾辛基愛樂的首席指揮。他四十三歲進入西貝流士音樂學院擔任指揮教授,開創出有別於歐美音樂學院的新型態教學。


大部分音樂系的指揮學生,練習對象不是樂團而是鋼琴。帕努拉主張校方給予學生樂團些許演出費用,提供指揮學生在樂團前練功的機會。「指揮鋼琴,在腦海中想像樂團,絕非培養指揮的正確方式。」

除了改革學習模式,他在教學中特別強調管絃樂法。「作為指揮,最重要的是了解作曲家的作品,能通透管絃樂法,就能掌握作曲家的意念。」
正因這樣的訓練,他的學生不但可以成為指揮家,也能成為作曲家,洛杉磯愛樂的薩納能就是最佳代表。

帕努拉說話幽默,為人可親,他視卡拉揚、托斯卡尼尼等獨裁派的指揮「落伍」!他最欣賞的指揮是了解音樂並善解人意的義大利指揮家阿巴多。「在我眼中,指揮是與樂團共創音樂的人。指揮的地位並沒比樂團高,他沒理由命令樂團,反而要請樂團幫助他。」

帕努拉最忌諱學生模仿:「每個人都是個體,不同的人會創造出不同的音樂。我反對學生聽其他人的錄音,台上不需要一位模仿大師的指揮。」
他也認為指揮棒用多無益:「我們有十根手指頭,可傳遞很多訊息。右手將指揮棒一握,頓時五根手指被一根棒子取代。」他非常討厭會「作秀」的指揮,認為那是對專業的褻瀆。「有些指揮喜歡在台上碰碰跳,或是雙手打花拳。那些炫麗的肢體動作,只會干擾樂手,對音樂毫無幫助。」

在帕努拉的帶領下,芬蘭籍指揮在全球舞台發光發熱。他說,他只要看對方一分鐘,就能判定指揮的好壞。他最得意的門生是奧斯陸愛樂音樂總監薩拉斯特(Jukka-Pekka Saraste),即將接任斯德哥爾摩皇家愛樂的歐拉摩(Sakari Oramo)也很優秀。令他最驚喜的是芬蘭國家歌劇院音樂總監、今年廿九歲的法蘭克:「他十五歲隨我學習,第一堂課就將普契尼的歌劇作品用鋼琴彈出。首次站上舞台指揮,就是天才。」

帕努拉在台北愛樂管弦樂團的邀請下首度來台,廿八日將在台北國家音樂廳與樂團演出西貝流士第二號交響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台北愛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