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六)1930手風琴與大提琴的古典對話—潘默士與呂超倫
ClassicalMusic on Accordion PrimozParovel and Cello Tsaolun Lu
在音樂的發展歷史當中,手風琴是較為近代才發展出來的樂器,即便如此,因其樂器演奏的方式、技巧上的優勢,演出者經常將古典作品改編來做為演出內容。
鍵盤式手風琴(Piano Accordion),不同於歐洲地區常見的鍵鈕式手風琴(Chromatic Accordion),其右手部分為鋼琴鍵盤,左手則發展出各種不同的貝斯系統(Bass System),而其中一種貝斯系統即為今天大家所看到的自由低音系統(Free Bass)。自由低音手風琴比起傳統手風琴多了一個特點,在左手貝斯和變音器之間有一個轉換裝置,當需要用自由低音時,透過轉換裝置便能將原來的四排和弦變成58個自由低音,讓左手可以彈單音符(沒有和弦音)。這樣的改變讓演出者如同彈奏鋼琴一樣,可以在演奏中兩手都可以不同旋律線同時進行,還可以交換音域,相較於標準貝斯系統(Stradella bass system)來得更有發揮空間。
由於這樣的特色,在自由低音手風琴演出這些古典作品時,皆使用原始作曲家的樂譜演奏,沒有再進行任何的改編,因此國際上自由低音手風琴又被稱為音樂會手風琴。本次音樂節當中,唯一一場以古典音樂作品為主題,由來自斯洛維尼亞的手風琴音樂家潘默士,演奏自由低音系統(Free Bass)的鍵盤式手風琴,透過與大提琴家呂超倫的對話,來重新詮釋海頓、巴哈等人的經典作品。
曲目:J.S. Bach: Sonata for Viola da Gamba and Harpsichord, BWV 1027
D. Scarlatti: Sonata d-minor, K1、Sonata G-Dur, K146
Joseph HAYDN: Sonata D-major, Hob. HVI: 42
W.A. Mozart: Andante for mechanical organ, KV 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