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演出曲目
1)貝多芬:第三號《雷奧諾拉》序曲   
   L. V. Beethoven: Overture "Leonore" No. 3, Op. 72
         
2)韋伯:F大調低音管協奏曲,作品75          
   C. M. Weber: Bassoon Concerto in F Major for Bassoon and Orchestra, Op.75       

3)西貝流士:第一號交響曲,作品39     
   J. Sibelius: Symphony No. 1 in e minor, Op. 39

各曲目介紹如下:     文 /賴家鑫

貝多芬:《雷奧諾拉》序曲,第三號                                 
這首序曲是貝多芬為歌劇《費黛里奧》所寫的樂曲之一,也是這齣歌劇第三次上演時的新版本序曲(這齣歌劇在貝多芬時代總共演四次,每次都有不一樣的序曲)。雷奧諾拉是歌劇中女主角的名字,她為了營救被陷害而被關在監獄的先生,女扮男裝化名為費黛里奧,博取信任趁機營救丈夫。這齣歌劇是當時貝多芬暗示法國大革命的故事,所以劇末讚揚了雷奧諾拉的勇氣與法國大革命中的人道主義 。此曲為法國式序曲,由慢板導奏開始,之後進入二拍子切分音有活力的快板第一主題。第二主題如啜泣般的旋律是歌劇中雷奧諾拉之夫佛羅列斯坦所唱的詠嘆調。在此中最特別的事貝多芬指示暗示總督駕臨的信號曲樂段,小號必須在舞台後方吹奏,因此產生真實的空間感,這應該是管弦樂史上頭一遭。
韋伯︰F大調低音管協奏曲,作品七十五
德國音樂家韋伯(Carl Maria von Weber,1786-1826),是作曲家,也是一位音樂評論家。父親宮廷樂長F. A. Weber是一位愛作白日夢的人,他私自冒用奧地利一個已經消失的貴族頭銜,在名字中加上代表貴族的“Von”,並且將自己定位為國家級的音樂家,成立劇團,全由家族成員組成,並展開他們周遊列國的旅行演奏。 

從小韋伯就是一位體弱多病的小孩,甚至有氣喘與跛行的現象,但從小被父親當作天才兒童培養,希望他成為莫札特第二,所以隨父兄學習各種樂器以及作曲,更隨Michael Haydn(名音樂家海頓的弟弟 )學對位法。韋伯一直想受教於海頓門下,於是在1803年來到維也納,雖未如願,卻追隨當時的名師 J. Vogler學習作曲。在 Vogler的幫忙之下,韋伯17歲就被任命為Breslau的宮庭樂長,在此,韋伯嘗試要改革當地歌劇院不良的狀況,卻受到排擠而功虧一簣,但這時他也以鋼琴大師的身份聞名歐陸。晚年,在疾病纏身之下,為了生活,來到倫敦,學習英文,只為了寫一部英文歌劇,多賺一些錢留給太太與小孩,因而寫了《奧伯龍》這部英文歌劇。1826年6月5日逝世於倫敦。

這一首寫於1811年的低音管協奏曲,韋伯用心的區分出低音管音域上的特性,並保留了歌劇詠嘆調的抒情性以及聲樂炫技的方式與語法,同時也擴大低音管表現的幅度,以及巧妙設計高低音的對比效果,而成為低音管的經典曲目,據說此曲是為慕尼黑宮廷的首席低音管演奏家布朗特(G.H.Brandt)所作,是傳統古典協奏曲的三樂章與風格:

第一樂章:典型的協奏風的奏鳴曲式。第一主題為韋伯喜歡使用的附點節奏,流露出進行曲的曲趣。第二主題是與第一主題對比的抒情旋律,由絃樂奏出。
第二樂章︰雖是典型的慢板,但是作曲家在此並非使用與第一樂章相對性的小調,反而使用降B大調,將低音管的抒情性表現的淋漓盡致,中段只由低音管與法國號奏出二重唱。
第三樂章︰此樂章雖為輪旋曲,但作曲家藉著圓滑奏與斷奏的對比,將低音管的幽默性格表露無遺,像是義大利喜歌劇中常扮演僕人、詼諧角色的男低音。


西貝流士:第一號E小調交響曲,作品三十九
  以《芬蘭頌》聞名於世的芬蘭作曲家西貝流士(Jean Sibelius, 1865-1957),在芬蘭受到俄國殘暴統治下,寫作多首激奮人心的作品,成為芬蘭的民族英雄。西貝流士早年在父母的期待下進入法律系就讀,之後在舅舅的幫助之下轉學進入赫爾辛基音樂院就讀作曲並學習小提琴,以A大調絃樂組曲與a小調絃樂四重奏的畢業作品引起樂評家的注意,因而獲得芬蘭政府獎學金,赴柏林留學,一年後轉赴維也納隨郭德馬克學習作曲。1892年原本有機會留在歐陸發展,但是正逢芬蘭遭到俄國併吞,愛國心的驅使下,決定回到芬蘭,為祖國貢獻一份力量,因而獲聘為母校的小提琴與作曲教授,同時加入一個拯救芬蘭的地下組織,成員有詩人、音樂家、文學家等等,發表多首有愛國意識的作品,其中以芬蘭民族傳奇史詩《卡列瓦拉》的主角、英雄人物庫列沃,所寫的交響詩《庫列沃》轟動赫爾辛基,曲末悲壯的旋律與會者無不落淚,使得西貝流士一夕之間成為人民心中的抗暴人物,之後西貝流士的多首作品透過民族音樂的使用激勵芬蘭人的愛國心,奮而起來抵抗俄國,因此俄國政府下令燒毀他的作品,並派人監視他。1899年西貝流士創作《芬蘭頌》成為芬蘭第二首國歌,也使得西貝流士成為歐洲知名的作曲家,並且獲得芬蘭政府頒贈勳章。

  同年西貝流士辭去音樂院的教職專心寫作,並開始寫作交響曲,之後更隱居山林。他一生共寫作七首交響曲,描寫著北歐山川的壯麗景色,因此音樂中瀰漫著宏偉、壯闊的風景,卻也出現北國大地陰霾、灰暗的氛圍,加上他對祖國懷有深厚的情感,以及對獨立、自由的嚮往,往往也取材芬蘭民間的史詩、傳說,使他創作出來的節奏、旋律都具有古老民間音樂的風格,堪稱芬蘭和北歐的代言人。

  這一首寫作於1899年與《芬蘭頌》同年的第一號E小調交響曲,很明顯地受到德奧浪漫樂派與俄國國民樂派的影響,曲中激昂起伏的情感和冗長的旋律,均反應柴可夫斯基的影響,流露出浪漫的感傷,也出現斯拉夫音樂的色彩, 但更應視為芬蘭音樂的特色,因此有人解釋這是在帝俄鐵騎之下反抗暴政的民族音樂。

第一樂章︰豎笛奏著感傷的曲調,猶如草原中的笛聲隱隱道出芬蘭人民的苦難,爾後由絃樂以顫音的方式接續出由第一小提琴與大提琴輪唱出雄壯、開闊的第一主題。雖是傳統的奏鳴曲式,但是絃樂除了旋律的演奏外,在此樂章出現多次以顫音的方式鋪承、推展成為旋律高潮的副手,將高潮的旋律交由管樂;曲末由銅管再現氣勢滂薄的第一主題,絃樂與木管群接替冗長、感傷的旋律娓娓訴說芬蘭人民的苦痛,曲終快速推進的音型,讓此樂章在壯麗輝煌中結束。此樂章猶如乘船欣賞由冰河切出的壯麗山河,感謝上帝的偉大,又者感懷故國山河遭受異族的入侵,道盡芬蘭夾在俄國、瑞典兩大強國中的小國哀歌。

第二樂章︰這是具有牧歌、田園風格的樂章。由小提琴與大提琴八度齊奏出如民謠般抒情的旋律第一主題,之後為木管的合奏,引出氣勢漸大的合奏群。法國號奏出轉為六拍子的第二主題,之後旋律常由如室內樂般的聲部應答。曲末絃樂反覆著第一主題哀傷的結束。

第三樂章︰詼諧曲樂章。這裡使用了不規則的節奏和不和諧的和絃,像是鄉村舞會的熱鬧氣氛。中段有法國號如在森林中打獵的號角聲,其他木管也依序奏出旋律,蕩漾著田園風光。

第四樂章︰終曲。這是具有幻想風格的樂章,猶如交響詩般壯闊的音樂。第一樂章豎笛的序奏,由絃樂在此再次奏出,不久就像決堤的洪水,以怒濤洶湧之勢往下發展,之後由絃樂奏出如讚美詩般的主題,將音樂帶向高潮,似乎再次看到壯麗山河之感與第一樂章呼應之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台北愛樂 的頭像
    台北愛樂

    台北愛樂管弦樂團/台北愛樂室內樂坊

    台北愛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