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人:李韋翰 演出者:劉忠欣
室內樂在古典音樂中的組合可說是千變萬化,尤其是弦樂與鋼琴的組合更是一直深受愛樂者的青睞,本課程將透過實際演出的方式,將弦樂與鋼琴的組合作一個完整的介紹,讓您更深入了解室內樂精采變化!
沙龍文化下的鋼琴音樂
十九世紀是一個充滿對立的時代,同時也是一個能夠包容對立的時代。在這個時代中,可見標題音樂與絕對音樂的對立,也能感受到技巧艱深的曲子與簡單樸素的民謠之間的對立、更可見龐大的管弦樂曲與精巧的鋼琴小品的對立,就連在音樂生活上也呈現對立的景況:一方面有華麗的音樂廳,上演著深具藝術價值的作品;而在一般市民文化中,卻傳出陣陣「沙龍」(Salon)音樂。所謂「沙龍」,其實是指一些社會名流家中用來接待客人的會客廳。沙龍音樂即是在接待客人時所演奏的音樂,和社交、集會、娛樂、聲望、應酬等社會行為有關,通常也稱作「輕音樂」,主要的演奏樂器為鋼琴。沙龍音樂和正式的音樂會不同,因為正式的音樂會中,聽眾必須購票準時入場,並且安靜地聆聽。它和一般的家庭音樂會也有所不同,因為家庭音樂會通常是出於個人或家庭對音樂的愛好所舉辦的。
其實類似這種性質的音樂在十九是以前就已存在,十九世紀初由於大眾的需要,沙龍音樂漸漸蔚為風潮,形成一股勢力;到了十九世紀後半葉,這股勢力已經足以和傳統的古典音樂相互匹敵。兩者的差別在於藝術音樂強調音樂的藝術性,聽眾會以比較嚴肅的眼光去分析、欣賞;沙龍音樂則比較偏重實用性,專為社交,集會製造適合的氣氛。沙龍音樂之所以能有如此大的魅力,在於它能使人放鬆心情,而且在欣賞的同時聽者可以照常聊天走動,不必規規矩矩地端坐聆聽。
十九世紀前半,流於於貴族或社會名流家中定期舉行的音樂會,多多少少也主導著當時音樂品味的發展。當時最具指標性要算是一些由知名的鋼琴製造商所舉辦半公開性質的沙龍音樂會,也藉此展現鋼琴的製造技術,李斯特和蕭邦就是當時熱門的音樂家。其他作曲家如舒伯特、孟德爾頌及舒曼等的創作也都是當時沙龍音樂會中受歡迎的曲目。它們的演出場所雖然是在沙龍聚會,卻不因此而有損藝術價值。十九世紀前半沙龍音樂與藝術音樂的差別往往只限於演出形式上的不同,至於藝術性與內容上的對立則要等到十九世紀中葉以後才逐漸明顯化。
在十九世紀的音樂裡,鋼琴是最重要的樂器,它的音響效果,尤其能表達出浪漫的氣氛。它不單成為一種獨奏樂曲,而且還進入了室內樂的範圍。浪漫派時期的鋼琴大不相同於莫札特為之而作曲的鋼琴,鋼琴經過重新造型、擴大、改變機械功能後,能在任何力度水平發出豐滿而結實的聲音,能在各方面滿足對表情和驚人技巧的要求。鋼琴的技巧和表現在此時達到了巔峰,許多作曲家也都是鋼琴演奏家。一般來說,此時期的鋼琴作品,多是一種自我、主觀、個人化的感情抒發,作品的空間彈性大,有的是一首短短的樂曲,有的則是多首樂曲連結而成的作品。在曲式方面,浪漫樂派時代的音樂著重在主觀的表現,因此作曲家們多把注意力放在曲中的內容,而較少注意曲式的問題。古典的奏鳴曲式普遍被放棄,而趨向於單樂章的作曲。另外舞曲在浪漫樂派時代,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在鋼琴音樂方面也留下了許多的文獻。此時也出現了為學習各方面技巧的練習曲,雖然是題名為練習曲,但透過作曲者的安排,往往都可以是音樂會演出的正式曲目,同時也出現了許多具有特殊性格的小品曲,這是主要由一些短小而具有感情的樂曲,其中亦多有標題,屬於描寫性質。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