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 七月廿一日,出生於美國工業大城匹茲堡。
1938 拜入指揮大師萊納(Fritz Reiner)門下。
1942 入伍服役,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在第九軍團擔任吉普車駕駛員。
1944 於荷蘭Maastrict市指揮該國第一場光復音樂會,此亦為梅哲生涯首度正式指揮演出。
1945 退伍,返回匹茲堡交響樂團擔任人事經理(Personal manager)。
1947 成為匹茲堡交響樂團以及萊納第一位正式發表之學徒指揮(Apprentice Conductor)。
1948 三月十六日,在匹茲堡市卡內基音樂廳首度指揮匹茲堡交響樂團整場音樂會。同年出任西維吉尼亞州維林交響樂團(Wheeling Symphony Orchestra)音樂總監。
1950 在維林與凱瑟琳女士(Kathryn Foulk)結婚,婚後育有一子一女。
1959 出任佛羅里達交響樂團音樂總監。
1966 出任匹茲堡交響樂團副指揮,輔佐史坦伯格(William Steinberg)。同年出任匹茲堡市孟德爾頌合唱團音樂總監。
1968 在超過四千名觀眾前,指揮匹茲堡市每年十二月的傳統演出——韓德爾《彌賽亞》,造成轟動。
1970 一月,臨時接替生病的史坦伯格,指揮匹茲堡交響樂團在紐約卡內基廳演出 ,獲得當今首屈一指的樂評家荀白克(Harold C. Schonberg)的高度讚譽。五月,辭去匹茲堡方面的職務,接受芝加哥交響樂團邀請出任該團副指揮,輔佐蕭提(Sir Georg Solti)。
1974 本年起,芝加哥交響樂團在梅哲規劃下進行自幼稚園至大學的一系列音樂教育計畫,以芝城南區(貧困落後區)為中心,透過音樂會、講座及音樂家到校授課等方式深入校園。
1976 九月,受邀至蒙地卡羅,客席指揮國立歌劇院管弦樂團,音樂會前輕微心臟病發作,入院休養三週。
1978 七月,在芝加哥市大公園(Grand Park)的國慶音樂會上,在十萬名現場觀眾前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
1981 六月,受台北市立交響樂團之邀請,首度訪問台灣擔任客席指揮。
1985 六月,來台籌組「韶韻室內樂集」,並在七月四日於實踐堂首度公演。韶韻旋即在八月改組為台北愛樂室內樂團。
1986 五月,自芝加哥交響樂團退休。由於梅哲對芝加哥音樂教育的貢獻,芝加哥市長Harold Washington特為頒獎表揚,並將該年五月二十四日訂為「亨利‧梅哲日」。六月,接受高雄市政府邀請,將「高雄市管弦樂團」改組為「高雄市交響樂團」,出任指揮,定居台灣。
1987 愛妻凱薩琳病逝於維林。
1989 六月,辭去高市交指揮一職,移居台北。此後僅指揮台北愛樂演出。
1990 台北愛樂受邀參加加拿大「維多利亞音樂節」,首度進行海外巡迴演出,在加拿大及美國舉辦七場音樂會。
1991 台北愛樂室內樂團擴大編制,成立「管弦樂團」。
1993 六月,帶領台北愛樂進入名列世界五大音樂廳的「維也納愛樂廳」舉行音樂會,寫下華人團體首次在該廳演出的紀錄。
1995 八月,愛女凱西(Kathryn Mazer-Hitt)病逝於維林。十月,台北愛樂於另一座名列世界五大的「波士頓交響音樂廳」舉行音樂會。
2000 十一月廿九日,在台北國家音樂廳指揮生涯最後一場音樂會「唐‧吉軻德」。
2001 二月,罹患梗塞性腦中風,入院數周後返家休養。九月,台北愛樂赴瑞典、芬蘭演出,梅哲因病未能成行。
2002 五月,台北愛樂受邀參加捷克「布拉格之春藝術節」,假「魯道夫音樂廳」演出,代替梅哲完成赴布拉格演出之宿願。台北愛樂此行並參加「楊納‧傑克音樂節」與德國「布朗斯威克古典音樂節」。八月一日,晚間十點十三分病逝於國泰醫院,享年八十四歲。
本部落公告
台北愛樂暨梅哲音樂文化館,歡迎記者會、講座、商品發表會、藝文活動等 租借舉辦,詳情請參考部落格中--梅哲音樂文化館《場地租借》內文。 http://tspo.pixnet.net/blog/post/10781103。
- Dec 13 Thu 2007 18:24
梅哲生平大事紀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