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星期序曲篇後
接下來為您介紹候選的三首協奏曲
5月13日星期天就截止票選活動了
請大家把握時間趕緊投票喔!
何謂「協奏曲」?
協奏曲(中、日)、concerto/concertos(英)、concerto/concerti(義),語源可能來自拉丁文的concertare。協奏曲其實有多種形式,早期用於聲樂,後來發展出器樂協奏曲,也有管弦樂協奏曲,而候選曲目中皆屬最常見的「一位獨奏者搭配一組協奏樂團」。典型的器樂協奏曲分成三個樂章(快→慢→快),另有一種單樂章的「小協奏曲」(concertino),在一個樂章內包含多段速度變化。在現代,協奏曲有時不叫某協奏曲,作曲家可能別出心裁為其主題另下標題,或因該作品並非純粹的協奏曲而兼具其他曲式特徵,就不用協奏曲之名。
在典型的器樂協奏曲中,進行對比的獨奏者和樂團具平等地位,彼此間存在著一較長短、以樂會友的氣氛,故樂團並非只是單純為獨奏者伴奏。雙方關係有時是追隨、有時是競爭、有時是合作、有時是對話。
典型的器樂協奏曲必定空出至少一段完全屬於獨奏者的時間,讓獨奏者自由發揮、充分展示其華麗高超的技巧,這個讓大師炫技的段落稱為「華彩樂段」,或稱「裝飾樂段」(義:cadenza;英:cadence),通常出現在協奏曲第一樂章接近尾聲處,供獨奏者即興填滿,其樂句或多或少衍生自先前出現過的片段。然而,華彩樂段發展到後來,少見即興演出,作曲家大多已寫下華彩樂段,即使偶有作曲家留白,通常獨奏者也會事先精心編寫,其中優秀的版本還會成為日後仿效的對象,變成通用的版本。Cadenza並非協奏曲的專利,在聲樂曲、器樂曲裡都有,只是其原本應即興的特徵現在反而常見於後起之秀的爵士樂了。
1. George GERSHWIN (1898-1937): Rhapsody in Blue (1924/1926/1942)
蓋希文:《藍色狂想曲》 [演奏時間全長約18’00”左右]
ガーシュウィン:「ラプソディ・イン・ブルー」
蓋希文,俄裔美國近代作曲家、鋼琴家。本曲創作靈感迸發在他前往波士頓的火車上:他聽到火車特有的行進節奏和鳴聲,從噪音之中忽然聽見全曲躍然紙上,像一個萬花筒或走馬燈,裡頭囊括整個美國、民族大熔爐、獨一無二的活力、藍調音樂、都會的瘋狂。抵達目的地時,他已想好全曲輪廓。蓋希文原想命名本曲為「美國狂想曲」,但在哥哥建議之下而改名。本曲原為獨奏鋼琴與爵士樂團而作(jazz band or big band),而獨奏鋼琴與管弦樂團的版本則是得到三位貴人幫助才促成現今風貌。
首先,是一位有理想抱負的爵士樂團團長,同時也是表演經紀人的保羅‧懷特曼(Paul Whiteman),他要將爵士樂送入音樂廳,而能讓爵士樂自舞廳與夜總會中解脫出來、登上大雅之堂的唯一途徑就是爵士樂交響化。他嘗試籌備一場從頭到尾是爵士樂曲目的「現代音樂實驗」音樂會,並委託蓋希文創作一首如協奏曲般的曲子(首演由懷特曼指揮、蓋希文擔任鋼琴獨奏)。行程忙碌的蓋希文原本覺得沒空寫,但聽說有其他作曲家也正在寫交響爵士樂作品,而懷特曼的競爭對手(Vincent Lopez)更準備要偷用這個想法,也辦一場交響爵士樂的實驗音樂會。蓋希文深感時間緊迫,決定接受委託,並很快寫出鋼琴的部分,但他缺乏為大型管弦樂作品配器的能力。接著,懷特曼樂團裡的專屬編曲者葛羅菲(Ferde Grofé)協助他編寫樂團的部分,所以本曲能大受好評,葛羅菲功不可沒。最後,是懷特曼樂團裡單簧管/豎笛高手戈爾曼(Ross Gorman)的意外之舉,促成本曲令人印象深刻的開頭。
開頭單簧管獨奏的最高音類似長號「滑音」的效果,這項技巧對於單簧管具相當難度。譜上原本只寫了單純的「滑奏」(glissando),是一組往上攀升的音階,最後接到最高音,並未進一步要求「滑音」。(滑奏意指一種以音階迅速向上或向下的演奏技巧,各項樂器有不同的效果和演奏方法。例如鋼琴的滑奏是流暢的,但音高則受限於鍵盤,而長號的滑奏因為可以有更小單位的經過音,聽起來黏密、具喜劇效果,這種滑奏,特稱為滑音。)某次樂團練習,戈爾曼改變倒數幾個音的長度,誇張地表現漸漸升高的效果,蓋希文聽到這段,非常喜歡,請戈爾曼演出之際照辦,並稍微更動樂譜配合這段。從此這段滑音揚名全世界,成為演奏本曲的標準技巧。除此之外,演奏者還會使用手指或嘴唇微微改變音高,造成音符搖晃的效果,這樣的裝飾音聽起來頗神似歌唱技巧中的轉音。另外,銅管樂器的「弱音器」也是爵士樂的特點,尤其是小號、長號更會因此改變音色,變得「哇哇叫」或「吱吱叫」,本曲開頭在單簧管獨奏後,即有哇哇叫的小號。爵士樂作品中,管樂器吹奏者還會使用「花舌奏」,或稱「顫舌吹法」(吹氣使舌頭或懸壅垂快速振動的一種演奏技巧),造成一種狂野或嗡嗡作響的效果,常見於長笛、小號、長號。
本曲的結構散亂,簡直毫無結構可言,各段連接缺乏章法,即使更換中間的順序,恐怕聽起來差不多–「依舊好聽!」甚至有一位俄國音樂家直言「他連最基本的對位法都尚未掌握」,還說「他須先克服音樂理論上的缺陷」。即使如此,依舊不減這首作品的偉大價值。其生動、創新的節奏與旋律太過傑出、深得人心,是美國音樂的代表作,也是紐約市都會風情的最佳寫照!因此,美國的電視廣告經常使用本曲當作背景音樂。
日本電視劇《交響情人夢》所採用的並非完整原曲,而是服部隆之所編寫的精華版,且擔任獨奏的樂器變成口風琴,別具效果。在現實世界裡,本曲除了由鋼琴獨奏的版本,也有改編給獨奏口琴與管弦樂團的版本,口琴的音色極像口風琴(兩者發聲原理相近,皆有活動式簧片,屬「自由簧樂器」),還能展現更誇張驚人的技巧。
2.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 Oboe Concerto in C Major, K. 314 (1777)
莫札特:C大調雙簧管協奏曲 [演奏時間全長約21’00”左右]
モーツァルト:オーボエ協奏曲ハ長調
I. Allegro aperto
第一樂章 開朗的快板
II. Adagio non troppo
第二樂章 不太慢的慢板
III. Rondo: Allegretto
第三樂章 輪旋曲=稍快板
≡孿生作≡
W. A. MOZART: Flute Concerto No. 2 in D Major, K. 314 (1778)
莫札特:D大調第二號長笛協奏曲[演奏時間全長約20’00”左右]
モーツァルト:フルート協奏曲第2番ニ長調
I. Allegro aperto
第一樂章 爽朗的快板,D大調,4/4拍。
II. Andante ma non troppo
第二樂章 從容的行板,G大調,3/4拍。
III. Allegro
第三樂章 快板,D大調,2/4拍。
莫札特,奧地利古典派天才作曲家,舉世皆知的音樂「神童」。這首K. 314同為雙簧管和長笛的名作,也常用在雙簧管團員的甄選考試中。C大調雙簧管協奏曲的原稿一度失傳,後人只能從文獻中得知莫札特曾為薩爾茲堡的一位雙簧管大師(Giuseppe Ferlendis)創作一首協奏曲,並將樂譜送給一位雙方共同的朋友(Ramm)。直到二十世紀,現代人尋獲本曲部分樂譜,終於證明這首傳說中的作品其實就是D大調第二號長笛協奏曲的原型。兩首曲子竟然是雙胞胎,為什麼會這樣呢?話說一位有錢的荷蘭業餘長笛手(Ferdinand De Jean)委託莫札特創作協奏曲和四重奏曲。但資料顯示,莫札特很討厭長笛這項樂器(當時製造長笛的工藝技術並不如現代完善,演奏起來相形困難,容易失常,或許因此給莫札特留下壞印象),卻受託一次寫這麼多長笛樂曲,當然令他頭昏腦脹,進度緩慢。偏偏委託者即將旅行急著要譜,在心情厭煩與時間壓力之下,他索性拿出舊作稍加變動獨奏樂器的部分,並移高調性,打算交差了事。委託者可能認出它就是脫胎自去年獲得好評的雙簧管協奏曲,就沒支付這首的費用。奇妙的是,無論是為雙簧管或長笛作曲,莫札特都寫得極其出色,不愧是天才。
本曲第一樂章在樂團簡短的開頭後,立即出現需要獨奏樂器發揮技巧的十六拍長音和快速音群,接著第一主題不斷延伸、變化,輕靈飄逸。第二樂章在雙簧管原版裡是「慢板」,比長笛版裡的「行板」稍慢,獨奏樂器娓娓細訴高雅的旋律,舒緩閒適。第三樂章的速度是「稍快板」,比「快板」慢,清新活潑。「輪旋曲」,意指一種特定主題不斷反覆的樂曲形式,旋律走著走著似乎繞一圈又接回相同主題,一次又一次反覆,主題與主題之間有幾個副題,讓每次接回來的途徑略有不同,造成對比的效果。
2006年日本電視劇《交響情人夢》的配樂即引用本曲第一、三樂章,聽聽看,你就知道莫札特是不是真的像劇中女主角所說是「粉紅色」。
3. Sergei RACHMANINOFF/Rachmaninov/Rakhmaninov (1873-1943):
Piano Concerto No. 2 in C Minor, Op. 18 (1900/1901)
拉赫瑪尼諾夫:
c小調第二號鋼琴協奏曲 [演奏時間全長約32’00”左右]
ラフマニノフ:ピアノ協奏曲第2番ハ短調
I. Moderato
第一樂章 中板
II. Adagio sostenuto
第二樂章 持續不變的慢板
III. Allegro scherzando
第三樂章 詼諧的快板
拉赫瑪尼諾夫,俄國旅美晚期浪漫派作曲家、鋼琴家。在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和歌劇Aleko獲得成功後,他進一步挑戰交響曲。然而,在指揮不瞭解他的作品、且樂團排練不足的狀況之下,他所精心創作的第一號交響曲首演慘遭失敗。輿論猛烈抨擊,作曲家抑鬱寡歡、信心盡失。持續數年,陰暗消沉的心情始終揮之不去,嚴重到神經衰弱,讓他後來即使受邀寫一首新的鋼琴協奏曲也毫無靈感。親人帶他去接受達爾博士(Nikolay Dahl)的治療,精通催眠療法的達爾博士聽說他受託譜寫新曲,就不斷暗示他「你將寫出一首傑出的鋼琴協奏曲」、「事情進展會很順利」等正面的訊息。在達爾博士的加持之下,幾個月後,他重拾自信、走出情緒低潮與創作瓶頸,迅速完成本曲的第二、三樂章,演出後果真大受歡迎,獲得熱烈讚揚。次年初完成第一樂章,全曲題獻給治癒他的達爾博士。
協奏曲開頭常見由樂團引導主題,但本曲一反常態,以鋼琴一連串響亮如鐘聲般的和絃長音開始,這樣類似教堂鐘聲的沉重開頭對於作曲家可能具有特別意義,甚至有些鋼琴家為了模仿教堂鐘聲的實際長度而刻意放慢開頭的速度。接著進入由弦樂領軍的第一主題,時而飄在狂舞的鋼琴上方、時而退入後方……。第一樂章並不聚焦在鋼琴獨奏上,是本曲的一項特點。從黑暗邁向光明,全曲優美的旋律蘊含作曲家濃烈的情感。
拉赫瑪尼諾夫身材高大,雙手尺寸自然也比一般人的寬大。因此,其作品中的「和絃」(同時發出聲音的三個或更多的一組音,可產生特有的聽覺色彩與印象)經常是彈奏困難的大「音程」(兩音之間的距離關係,單位是「度」)。若有機會聆聽現場演奏,不妨留意擔任獨奏者的雙手,驗證一番。他的這項特徵甚至被Igudesman and Joo二人組拿來大作文章,編出Rachmaninov’s Big Hands這段爆笑之作。
本曲是熱門的配樂,1945年西洋電影《相見恨晚》(Brief Encounter)、1955年西洋電影《七年之癢》(The Seven Year Itch)、2002年韓國電視劇《冬季戀歌》(Winter Sonata)、2006年日本電視劇《交響情人夢》(第一、三樂章)都曾引用此曲。其實,花式溜冰選手也經常使用古典樂曲作為表演曲,以呼應其高難度技巧、豐富的藝術內涵和深刻的情感,例如日本國家選手村主章枝即在2005-2006賽季選用本曲。
[全文原載於台北愛樂管弦樂團 tsponodame 網誌]
※ 本篇主要參考資料:
國立編譯館之「音樂詞語」、「音樂人名」
《音樂大師》第12、13冊。台北:巨英國際,2000年。
Grove Music Online(葛洛夫音樂百科全書線上資料庫)
Wikipedia(中、英文維基百科)
胡 耿銘。「交響情人夢教你聽古典音樂」。《MUZIK》第5期2007年2月:67,68。
Eichi Mook《読んでおきたいクラシック》2007年1月10日:24,60,93。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