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久違了!

五月,會前導聆系列在 tsponodame 的曲目票選活動期間,

已先後為大家介紹了「序曲篇」和「協奏曲篇」(含威廉泰爾序曲和第二號鋼琴協奏曲)

這次要為大家簡介的是,先前在候選曲目中無緣與其他樂曲共同角逐的遺珠:

舒伯特的「第十六號鋼琴奏鳴曲」和布拉姆斯的「帕格尼尼主題變奏曲」。

  四月底公布網友提名曲目時,由於文字輸入或編輯時的疏失,意外把這兩首曲子放入管弦樂曲目的名單內,而舒伯特的第十六號鋼琴奏鳴曲也變成候選曲目。其實這兩首曲子都是室內樂的獨奏樂曲(請參閱日後發表的室內樂介紹),故第十六號奏鳴曲並不符8月26日的音樂會以管弦樂作品為主的資格。板主發現錯誤後,便立即修改文章並更正投票箱程式,但系統已設定舉辦者無法變動票數統計處的樂曲名稱,故只能修改點選處的名稱並終止這個單一項目。造成此誤植事件,非常抱歉。

  雖然8月19日的演奏會屬室內樂集,但是曲目由小提琴獨奏,仍無法納入這兩首由鋼琴獨奏的曲子。因此,本特別篇以奏鳴曲和變奏曲為主題,讓大家有機會認識這兩種重要的樂曲形式。「這麼說,8月26日的音樂會都是管弦樂作品嗎?」在此先賣個關子。可以向大家預告的訊息是:將有「神秘曲目中的神祕曲目」喔!屆時請到音樂會現場就見分曉啦。


何謂奏鳴曲?

 

  奏鳴曲(中、日)、sonata(英、義)、sonate(法)、Sonate(德),語源自拉丁文的sonare,意思就是「發出聲音」,相較於聲樂曲是以歌唱發出聲音,器樂曲則以演奏發出聲音,「演奏樂器使之鳴響」就是「奏鳴」。在義大利文裡與奏鳴曲相對的詞是「清唱劇」(用樂器伴奏,有故事、角色,但只歌唱不演戲),即cantata,語源自cantare,意思是「歌唱」,和《交響情人夢》原名裡的cantabile(如歌般的)來自相同的語源。原本只是為了區別聲樂曲和器樂曲才有 cantata 和 sonata 之分,但 sonata 早期的意義其實與另一種叫 canzona 的樂曲形式並無二致,意思都是「歌曲」。後來 canzona 發展出一種「樂器的歌曲」,因具備對比風格,被視為「古典奏鳴曲」的前身。(冠上「古典」時,有「相對」較高級、經典、正統、形式嚴謹之意。例如,古典希臘時代特指希臘文明的黃金時代;古典音樂之古典是相對於其他音樂類型而言;古典樂派之古典是相對於其他樂派而言;古典奏鳴曲比起別種奏鳴曲,是較典型的奏鳴曲。古典音樂因為有了「古典」,多少予人高傲不可親近的印象,但其實只是一種權宜而概括的說法。)

  在音樂史上,sonata是經過長期的演化才有我們現代所熟知的樣貌,於是後來的 sonata 不再等於canzona,並成為一種獨立的器樂曲。其實奏鳴曲的形式不只一種,在此僅介紹典型的「古典奏鳴曲」。它是「多樂章」的器樂曲,主題之間互相對比,幾乎都是為獨奏所作,附鋼琴伴奏或無伴奏。但是偶爾也有為二重奏所作的奏鳴曲,例如在本劇即出現過莫札特的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男主角罵:「區區兩小節還敢彈錯!」)。在浪漫樂派時期,傳統的多樂章古典曲式,則被一些作曲家所捨棄,那些作曲家力求更簡短的形式,於是寫出演奏時間一樣長、也有對比風格但結構較鬆散的「單樂章」奏鳴曲。

  所謂「奏鳴曲式」(sonata form),是指某一樂章內有「呈示部」(exposition)、發展部(development)、再現部(recapitulation)三個段落的結構。呈示部直接呈現音樂的主題,通常是兩個調性不同的第一主題(正題)和第二主題(副題)進行對比;接續的發展部則大大改變主題,聽得到一些主題的影子,卻跟呈示部長得大相逕庭;直到回歸主題,就是再現部將主題再現的時候,此時,原本在呈示部的兩個主題會以少許變化的樣貌依序重複。通常呈示部之前還有「序奏」(導奏,introduction),在主題正式豋場之前扮演鋪陳的角色,而再現部之後還有隱含主題意趣的「尾聲」(coda)。奏鳴曲式最常被應用在快板樂章,但應用在慢速樂章亦無不可。

  奏鳴曲式係脫胎自巴羅克組曲的二段式結構,兩者主要的不同就是奏鳴曲式有「發展部」。像這種頭尾的兩段相似而中間不同的三段式結構,都可稱為「A-B-A」結構,但並非所有的 A-B-A 結構都是奏鳴曲式,因為奏鳴曲式有其更嚴謹的條件。

  聽音樂時不妨試著專心辨別大段旋律的分界,記住整體的輪廓使您更能暢遊作曲家所創造的奇妙國度,而不會被困在五里霧之中喔!(參閱圖片)

附圖:奏鳴曲式


  另外,還有一個容易令人混淆的「古典奏鳴曲式」,其實只是純粹指整首奏鳴曲的「樂章次序」,而非單一樂章內的結構。無論是三個樂章或四個樂章的器樂曲,若作曲家將樂章安排得像一首奏鳴曲的形式,那麼,這首曲子就應用了古典奏鳴曲式。古典奏鳴曲式起初為三個樂章,若在最後一個樂章多加一個舞曲的樂章,則變成四個樂章,如下:

一、快速的樂章,內部結構是奏鳴曲式。

二、慢速的樂章,如歌的旋律,比其他樂章更具抒情性質。

三、中庸速度的樂章,舞曲的樂章,是三段體結構的「小步舞曲」或「詼諧曲」,都有一個不重複的「中段」(trio)。

四、快速的樂章,常用「輪旋曲式」(請參閱候選曲目介紹–協奏曲篇)

  奏鳴曲式和古典奏鳴曲式幾乎是古典樂派時期器樂曲的基礎結構。奏鳴曲若應用在重奏就變成「室內樂曲」,應用在獨奏者與管弦樂團就變成「協奏曲」,應用在管弦樂合奏就變成「交響曲」。以上器樂曲的演變都與奏鳴曲有關聯,奏鳴曲對於器樂曲的影響可謂非常深遠。


1. Franz Peter SCHUBERT (1797-1828): 
Piano Sonata in A Minor (No. 16), D. 845, Op. 42 (1825)

舒伯特:a小調第十六號鋼琴奏鳴曲 [演奏時間全長約30’00”左右]


シューベルト:ピアノソナタ第16番イ短調

I. Moderato
第一樂章 中板

II. Andante
第二樂章 行板

III. Scherzo: Allegro vivace
第三樂章 詼諧曲=活潑的快板

IV. Rondo: Allegro vivace
第四樂章 輪旋曲=活潑的快板

  舒伯特,奧國浪漫派作曲家,一生寫了六百多首的藝術歌曲(lied/lieder),被讚譽為「歌曲之王」。這首奏鳴曲共分成四個樂章,在日劇《交響情人夢》出現過第一樂章,為女主角在日本參加鋼琴大賽第一次預賽時所用。舒伯特創作此曲時正值年輕有為的二十八歲,作曲技巧成熟,處於創作的高峰期,據說他在兩星期內就完成了。本曲相當受歡迎,是他創作的奏鳴曲當中第一個出版問世的,同一時期也有其他作品出版,幫助他從貧窮中脫困了一陣子(舒伯特創作量雖龐大,但在世期間有幸能出版的作品卻不多)。全曲題獻給當時向來支持音樂家的奧國貴族–魯道夫大公爵(Archduke Rudolf),這位有名的貴族是貝多芬的贊助者之一,提攜音樂家功不可沒,令舒伯特十分欽佩。

  第一樂章並不快,而是中等速度,作曲家以悲傷的主題開啟全曲,伴隨而來有點像進行曲的重複節奏。這些想法主導了接下來的樂章,變幻莫測。當主題又出現時,一次比一次強而有力的低音,似乎象徵著沉重的厄運。

  第二樂章的輕柔主題,帶著一點舞蹈風,然後以此主題發展的五大段變奏。整個樂章流露出著愉快嬉戲的氣氛,僅第三段變奏倏忽轉為小調,氣氛出現短暫的晦暗、艱苦。第五段變奏裡纖細的三連音持續至尾聲,將樂章悄悄結束。

  第三樂章加重音的後半拍,賦予整個樂章強烈的節奏感,難以捉摸。中段則速度舒緩、氣氛莊嚴,與主題形成對比。

  第四樂章像是下定決心要壓制不幸一般,澎湃的心情隨著疾馳的音符流洩而出。音樂色彩在大調的開朗與小調的愁緒之間游移著,連最後一聲也是直率地將兩種色彩不同的和絃擺在一起,頗似五味雜陳。耐人尋味的是,本樂章竟然不時會出現一小句與帕格尼尼「第二十四號隨想曲」相似的「動機」(最基本、短小的樂念,可組成較大的樂思,變成主題旋律),這是巧合抑或有意為之呢?





何謂變奏曲?

   變奏曲(中、日)、variation/variations(英),又稱為「主題與變奏」、theme and variations(英)。主題好比是旋律的「本尊」,各段的變奏都聽得出來是旋律的「分身」,聽起來既富變化又連貫統一。這個主題經常是取材自別人的樂曲,作曲家因受到啟發而「借題發揮」。

  一首變奏曲依序會先出現原本的主題,再根據主題產生各段變奏(一段變奏叫variation,而一首變奏曲必有多段變奏,故用複數的variations),有些作曲家在主題前會加一段自創的序奏(導奏)。(參閱圖片)最基本的變奏技巧是從「節奏」、「旋律」、「和聲」這三個音樂的要素作變化;但音樂的戲法五花八門,當然也可以改變速度、曲式、調式、調性、聲部、配器、裝飾音……,作曲家有非常多的選擇,巧手排列組合後,又誕生新的變奏。按照變奏的形式,可粗略分為嚴格的、自由的、即興的。技巧高超的爵士樂手擅長即興變奏。

 附圖:變奏曲(主題與變奏)


  另外,有些實質內容是變奏曲的作品,卻用其他種類的器樂曲命名,這類名字常有「想」字,也意味作曲家豐富的想像力在樂念之間盡情馳騁,包括:「幻想曲」(英:fantasy,法:fantaisie,德:Fantasie,義:fantasia)、「狂想曲」(英:rhapsody,法:rhapsodie,德:Rhapsodie,義:rapsodia,日譯:狂詩曲)、「隨想曲」(英:caprice,義:capriccio,日譯:奇想曲)。例如,拉赫瑪尼諾夫的《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帕格尼尼的「第二十四號隨想曲」都是變奏曲。但並非擁有這類名字就是變奏曲,充滿「想像」的名字其實是標榜其形式較「自由」、「個人情緒」較強烈而已,像是蓋希文的《藍色狂想曲》。

  主題與變奏可寫成獨奏曲,也可寫成大型的管弦樂作品。以鋼琴獨奏為例,有莫札特的《小星星變奏曲》(K. 265),取材自法國民謠的主題加上十二段變奏。在《交響情人夢》漫畫原著裡,是女主角獨奏會上的開場樂。


小提琴鬼才:帕格尼尼

  帕格尼尼,義大利作曲家、小提琴家。削瘦的外表、陰暗的臉色、高超的小提琴技巧,年紀輕輕就引起廣大的注意,民眾讚嘆之餘還傳言他把靈魂賣給惡魔才有此技巧。甚至他過世後,墓地也拒絕下葬,迫使他的靈柩經過數十年後才得以入土為安,足見凡人對鬼才的敬畏之心。而他出神入化的表演和留下的傑作也震撼了其他作曲家,從中迸發源源不絕的靈感。

  近來在某日系化妝保養品牌的卸妝油電視廣告中,就聽得到帕格尼尼的一首名作:b小調第二號小提琴協奏曲的第三樂章–輪旋曲。其主題旋律被李斯特寫成一首鋼琴練習曲,稱為「鐘」。由此可見,帕格尼尼所寫的動聽旋律,別的作曲家也愛不釋手。

  帕格尼尼的另一首名作:《第二十四號隨想曲》,更被很多作曲家用作變奏曲的主題。有趣的是,第二十四號隨想曲其實本身就是變奏曲,其主題一再被別人寫成變奏曲,「分身」數量總結下來非常驚人。這些變奏曲由於都借用了相同的主題,如果只聽開頭,可能會誤以為是相同的作品,其實卻是不同的作曲家所寫。在此列出原曲和兩首易混淆的衍生之作如下。


2. Niccolò/Nicolò PAGANINI (1782-1840): 
Caprice No. 24 in A Minor (Tema con variazioni), Op. 1-24 (1801-1807)


帕格尼尼:a小調第二十四號隨想曲(主題與變奏)[演奏時間約04’00"]


パガニーニ:24の奇想曲第24番イ短調(主題と変奏 )

  這是帕格尼尼歷時多年寫給小提琴獨奏的隨想曲之一,整套共有二十四首。以最後一首的第二十四號最著名,結構先是序奏(導奏),才進入主題,然後是二十四段變奏。唸唸看「24首隨想曲的第24號有24段變奏」,是不是很像繞口令呢?

3. Johannes BRAHMS (1833-1897): 
Variations on a Theme of Paganini or Paganini Variations, Op. 35 (1862-1863)

布拉姆斯:帕格尼尼主題變奏曲 [演奏時間全長約20’00”至25’00”]


ブラームス:パガニーニの主題による変奏曲

  布拉姆斯,德國浪漫派作曲家。這首寫給鋼琴獨奏的變奏曲,原分成兩部,每部各十四段變奏,總共二十八段變奏。在日劇《交響情人夢》出現的是第一部,包括主題及第五變奏至第八變奏,彈奏者是女主角小時候一位行徑惡劣的男同學。

4. Sergei RACHMANINOFF/Rachmaninov/Rakhmaninov (1873-1943): 
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 Op. 43 (1934)


拉赫瑪尼諾夫: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演奏時間全長約24’00”左右]


ラフマニノフ:パガニーニの主題による狂詩曲

  拉赫瑪尼諾夫,俄國旅美晚期浪漫派作曲家。這首寫給鋼琴獨奏與管弦樂團的狂想曲,兼具協奏曲和變奏曲的特色,但形式更自由奔放。它的結構仿帕格尼尼原曲,也是主題搭配二十四段變奏。其中,第十八段變奏是「如歌般的行板」(Variation XVIII: Andante cantabile),抒情的動人旋律被用在1980年的西洋電影《似曾相識》(Somewhere in Time),呼應主角淒美的愛情故事,成為電影配樂當中的名曲。

[全文原載於台北愛樂管弦樂團 tsponodame 網誌]



※ 本篇主要參考資料:

國立編譯館之「音樂詞語」、「音樂人名」
《音樂辭典》。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4年。
Wikipedia(中、英文維基百科)
Eichi Mook《読んでおきたいクラシック》2007年1月10日:4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台北愛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